带鱼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打碗刨丝瓜,当用不须堪
TUhjnbcbe - 2022/4/6 23:53:00

知道的人少了

”打碗刨丝瓜,当用不须堪“。这一句萍乡的歇后语,现在慢慢的很少有人知道了,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刨丝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就是被同样意思的另外一句歇后语代替了。

瓦片刨丝瓜

丝瓜在炒吃之前要刨去粗皮,古代瓜果刨去粗皮的工具很多。而最好刨丝瓜粗皮的土具,却是打碎碗的瓦片,锋利程度正好合适,不会像菜刀一样过于锋利,不小心切到丝瓜肉里,也不会像竹片一样锋利不够,需要大的力气才能将粗皮刮去。破碗的瓦片也是很容易找得到。这个发现,当然是家庭主妇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次比较。

真要打碎碗么?

要刨丝瓜的时候,一时又找不到瓦片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会将一只好端端的碗打碎吗?这里当然是多些调侃的成分,或嘲笑人家不会算计着过日子。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顾一切,或许与“杀鸡取蛋”有着类似的意思。

当然,现在刨丝瓜的工具在超市里面随便可买,且很实用。不须再用瓦片,影响了这句歇后语的流行。

竹萍告诉我,她妈妈现在刨丝瓜时,还是在找瓦片用。老人家的生活习惯总是不容易改变。

臜鱼买只罂,当用不须堪

黾哥说:”臜(za4)鱼买只罂(jiang2),当用不须堪”。

要臜鱼当然要一个罂,不然用什么去臜鱼呢。哦,什么是“臜鱼”?就是农村用密封坛子的一种传统方式保存鱼肉,很多地方也叫“坛子鱼“,萍乡叫”臜鱼“。

罂,这字也很少用了,萍乡读jiang2,也有点奇怪,值得探讨。当然它就是小口大肚的瓶子。

这种盛贮器,汉代就已经存在,主要用来储存水和粮食。只是它这种叫法慢慢的少,人们更多叫其”坛子“。萍乡保存着这一古读音,并与字典的读音(yīng)有差异,原因又在哪里呢?

借钱嫖婆娘,当用不须堪

启盛说他只听过:”借钱嫖婆娘,当用不须堪“。他疑是由”借钱讨婆娘,当用不须堪“演变过来的。说他自己当年讨婆娘就曾经借过钱。在乡下借钱结婚比较普遍。

圣波抬杠,说不这样认为,他说”食色性也“,为解决生活中的所需,这在特定人群也属于”不须堪“。我笑话其:难道这也是钢需?

”借钱嫖婆娘,当用不须堪“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的更广,除了他的调侃性之外,还有那种人间的烟火荤味。

堪的意思

哦,还必须说一说这个堪字的解说:堪(kān),基本意思:能,可以,足以;忍受,能支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可以有“,”应该有“,”不能省“,”当花钱地方还得花“。

”勘“字也有道理

远先生认为可能是”勘“字。勘,基本意思:校对,核定,调查,探测。这样”当用不须勘“的意思略有变化:当要用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探究吗?立即执行吧!哈哈,”打碗刨丝瓜,当用不须勘“,这一”打碗“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周金铧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碗刨丝瓜,当用不须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