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30年前的生活是什么“价儿”的?
在年左右,人们的收入非常有限,就拿我们熟悉的演员王千源来讲,他也是90年代毕业让后分配到北京去做演员,当时的演艺圈也比较简单,一场戏男一号的收入仅仅是35元——这与年代普通工人学徒后当正式工的工资相当。
不过,演员的收入还是比较弹性的,比如一场戏20集,就可以拿到元,如果充当搭建舞台工人的角色,还有劳务费5元可以拿。
花销当然和收入挂钩了。来看看物价水平,据《天津物价志》上方记载,当时的物价和老百姓工资相比较也算很高了,猪肉就达到了2.3元/斤,羊肉2.98元/斤,带鱼4元/斤,很多人也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奢侈”一把,日常生活是万万不会买的。
罐头是改善生活的好东西。
当时天津地铁票价2毛五分。
看电影两个人最多1块4就能搞定。
买烟买酒并不属于必需品。
买车买房自然是很贵的。
那时吃一顿麦当劳都是可以炫耀的,天津滨江道上的麦当劳是与上海同时开业的。
那时一个汉堡10元左右——就这个“高价”让中国的麦当劳创造了全球单日销售纪录。
街上手拿大哥大的也算是有钱人,说明是生意人,比上班更容易赚钱。当时的10元对他们来讲虽然不多,但是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赚到的。
现在生活好了,很多人存在花钱不加节制,大手大脚的习惯,如果放在年代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