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IC(下同)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炎热的天气即将彻底过去,随着“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会越来越凉爽,逐渐进入秋高气爽的时节。
陆游说:“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处暑,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欢庆的好时节。尽管暑气尚未完全消除,但秋意会缓慢渗透在微凉的秋雨中,逐渐迎来天高云淡、大雁高飞的新秋好景。
对于沿海地区来说,每年的处暑前后,都要迎来一件大事:开渔节。万人齐聚,彩旗猎猎,人山人海,千舸竞发,渔家人用一声声响亮的号子和隆重的仪式,祈祷风调雨顺、出海平安、丰收返航。千条渔船首尾相接、劈波斩浪,驶向大海深处,场面蔚为壮观。而每一条渔船的背后,都承载着渔家生活的重担和梦想,也带回新鲜美好的“海的滋味”。
资料图:东海开渔节
渔业专家说,处暑之后,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这段时间,东海全面开渔,上海人的海鲜盛宴也正式开启。
小菜场里,新鲜的梭子蟹、带鱼、鲳鱼、黄鱼、皮皮虾等全部上市,应有尽有。餐桌上,豆腐烧梭子蟹鲜掉眉毛;清蒸小黄鱼上放一点咸菜,更能吊出鲜味;红烧带鱼吃到光盘;丝瓜炒花蛤的汤汁用来拌饭,道道都是上海姆妈的拿手菜。
除了海鲜,民间还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老鸭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据说北京人在处暑这一天,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在江苏,做好鸭子菜要首先端一碗送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百合也是处暑时节合时宜的食物。随着气候渐渐干燥,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就很合适。吃百合、梨子、银耳、沙参等都是这个道理。还有民俗专家说,过去人们会在这个时节多吃一点肉食。“民间认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多吃一些荤食来补充能量。”
云一淡一轻,风一清一凉。暑去秋来,处暑是和夏天说再见的时候,当秋色在天地万物间渐渐弥漫开来,愿你开怀自在,逍遥安康。
新民晚报记者张鈺芸
处暑
保证良好睡眠宜食清热食物
处暑
申城常年10月入秋暑热褪尽尚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