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生活更加好了,胆固醇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据有关数据统计发现,目前患上胆固醇过高的人不再是中老年人,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体检时也会发现指标超标,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血管堵塞的情况。
血管一旦堵塞,就会导致血液供给受到异常,身体的各种组织和细胞无法得到血液和氧气的正常供给,就会无法发挥作用,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易导致偏瘫或危及生命。
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在饮食上都会格外注意,尤其是对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很多中老年人都会避而远之。
比如鸡蛋的蛋黄,其含有的胆固醇含量就比较高,很多中老年人觉得经常食用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于是平时就很少吃鸡蛋。但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吗?
中老年人吃鸡蛋,胆固醇会升高?
鸡蛋是很多人的最爱,鸡蛋含有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核黄素和叶酸等有益的成分,是性价比较高的营养来源,也是国人偏爱的美食之一。
虽然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每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在mg左右,主要存在于鸡蛋黄中,但是老年人的胆固醇过高跟吃鸡蛋的关系不大,只要适当进食不会导致胆固醇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鸡蛋当中虽然含有较多的脂肪成分,这种脂肪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呈现乳融状,很容易被机体吸收,并不会在血管当中沉积,也不会影响到血液的黏稠度。
其中的卵磷脂成分还可以帮助代谢胆固醇,将其排出体外,这样一来,平衡交替,不仅能帮助调节胆固醇,同时还能预防其在血里扩张囤积生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只要适当摄入,就不会给胆固醇带来负担,也不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反而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mg,不同人群代谢能力不一样,鸡蛋的摄入量也应个体化:
健康人每天一个鸡蛋,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吃蛋只吃清,不吃或偶尔吃蛋黄,糖尿病每周蛋黄摄入量不超过3个,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健康的老年人每周最好不要超过3个蛋黄。
提醒:真正不能吃的或是“它们”
1.动物脑花
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动物脑花,动物脑花味道鲜美,但是胆固醇的含量也非常高,而且大部分是低密度胆固醇。
比如每百克猪脑中就有毫克胆固醇,每一百克羊脑含有毫克的胆固醇。所以,对于胆固醇高的人,动物脑花即使特别喜欢吃,也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每年食用的次数不要超过2次。
如果是已经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痛风等,最好不吃。
2.皮蛋
皮蛋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吃,这种食物的生产步骤比较复杂,但由于其味道特殊,所以也受到了人们的喜欢,皮蛋可以用来凉拌,同时还能够做成皮蛋瘦肉粥,但是有些外国人来到中国之后却难以接受皮蛋的味道。
皮蛋虽然好吃,但不建议吃太多,因为皮蛋蛋黄当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实在是太高了,如果总是拉量摄入体内,很有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居高不下的现象,后果也是比较危险的。
3.虾皮
虾皮是一种高胆固醇的动物性海鲜,很好吃,但日常食用不宜太多,它的胆固醇不容忽视,胆固醇高的人要少吃虾皮,据分析,每克虾皮含胆固醇毫克,约为猪、牛、羊肉的十倍,虾皮的胆固醇含量远高于鸡鸭鱼肉。
可见虾皮的胆固醇含量还是很高的,胆固醇吃多了,不仅血脂升高,还会堵塞血管疾病,造成危险。
4.鱼虾蟹贝类水产品
水产品胆固醇含量也不少,鱼类相对低些,比如克鲤鱼、鲫鱼、鲢鱼、武昌鱼、胖头鱼、带鱼、黄花鱼等常见鱼类的胆固醇含量在70~毫克之间。
而海鲜、河鲜要高一些,河蟹的胆固醇含量是毫克、基围虾毫克、河虾毫克、鲍鱼毫克,动物肝脏肾脏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
不过研究发现,水产品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是负相关,不必因为胆固醇而疏远它们。
5.动物肝脏
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对于健康有益,但是肝也属于高胆固醇的食物,而且胆固醇本身就是在肝脏中储存并且制造的。
而且美国有一项研究,一个成年人一天不能超过毫克胆固醇,但是三盎司熟牛肝会含毫克的胆固醇,可见肝脏中含有的胆固醇多高。
延伸——想要降低胆固醇,建议多吃这4物
1.燕麦
燕麦属于粗粮,在保持人体健康和避免患上心血管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燕麦里面的β葡聚糖的特殊膳食纤维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却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人体内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之间能保持更合理的比例,对心脏病起到了预防作用。
2.胡萝卜
胡萝卜中富含果胶酸钙,这种物质可以与人体内的胆汁酸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从而可以促进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降低。
胡萝卜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胡萝卜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3.葡萄
葡萄、葡萄汁里面含有丰富的白黎芦醇,这也是一种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有实验表明,葡萄除了能够降低胆固醇之外,另外也可以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
4.韭菜
韭菜里面的钙元素以及铁、糖和蛋白、维生素a含量非常的丰富,能够有效促进肠胃的蠕动,起到通便的作用,并且也能够清除肠道当中过多的营养以及多余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