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请多指教,延续了三千年的美味,不将就,只讲究
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从春种、夏播、秋收到冬藏,自古代一直延伸到现在,让中国的美食文化顺势发展。美食让我们从色、香、味等部分刺激着我们的神经。鱼生,并不是鱼的一生。鱼生从古代起就有记载了。不像现代人对食品安全有太多的顾虑,古人吃鱼生,究竟能喜欢到什么地步?鱼生,起源于中国唐宋,有着悠久的历史,后传至日本、朝鲜等地。中国生吃鱼生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历经数十个朝代,逐渐形成了丰富的鱼生美食文化。
早在东周时期,便有了鱼生的的记载,为纪念大军凯旋就吃了这道“鱼生”菜,之后在《诗经·小雅》中更有这道“鱼生”的菜名。就连在明朝的《水浒传》中都有鱼生的影子。鱼生在古代中的记录,远远不止于此,这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如今,现在的人对鱼生有着极致的追求。“清明鱼开口,白露鱼闭嘴”,水温开始回升,鱼开始活跃,正是钓鱼好时间。春末夏初,鱼生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很多的鱼类食材正肥美。这个时候,广东人怎么可能错过大自然馈赠的美味—鱼生。
而这些新鲜打捞,直接切片生吃的美食怎样才能让人吃的放心,吃的健康呢?今天小安就和大家聊聊“鱼生”。说到吃鱼,应该没人能比过广东人了吧!就鱼一道食材就能做出好几百种菜系。酸菜带鱼、红小豆焖鲤鱼、双椒鱼头、口水鱼等。鱼生,真的如名字那么简单吗?只是简单的把鱼切成鱼片,放进嘴里吃就可以吗?那你就错了。鱼生,作为广东的一道名菜,其品牌“顺德鱼生”简直享誉全世界。怎样做一道好的鱼生?鱼生作为粤菜的一种。在选择鱼的种类方面有很大讲究。
对于鱼的种类要选择以淡水河鱼为主。鱼买回来后,首先要将鱼放置在干净的山泉水中饿养,让鱼在水中慢慢的养几天,从而来消耗鱼体内多余的脂肪,这样做出来的鱼,才肉实,味道才会更加甘爽。接着,把鱼放血,在做“鱼生”时,放血是非常讲究的,如果尺度把握不好,鱼肉会因为红色的水份过多而影响外观,最重要的会影响口感。再者,“鱼生”好不好吃,还要看一个人的刀工,给鱼切片,要注重一个“薄”字,让鱼片能看起来鱼骨若隐若现。
好的刀工,最好可以将鱼片切成0.5的厚度,如蝉翼一般金莹。之后便把切好的鱼片放在盘子的冰块上方,以保持水润新鲜。最后一部,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鱼生”的配料,“鱼生”的配料有蒜片、姜丝、葱丝、洋葱丝、椒丝、豉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丝、炸粉丝,再加上油、盐、糖,缺一不可,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所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这些调料合理调拌,然后把生鱼片放入其中进行搅拌,入口即化,味道鲜美。这道美食“鱼生”完全可以用四字概括:鲜、嫩、滑、爽。
看见这道介绍,大家肯定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吃了,但是“鱼生”并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鱼生”的制作原料因为主要以淡水河鱼为原材料,所以会有一种寄生虫在里面。虽然“鱼生”味道鲜美,但也要小心潜伏在淡水河鱼中的寄生虫。对于那些对鱼来者不拒的人来说,奉劝大家不要铤而走险,切勿让寄生虫进入体内感染。此刻如果你经不住“鱼生”的诱惑的话,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尝试“鱼生”的话,你可能就会因寄生虫而感染。
据悉,就有人因为铤而走险吃“鱼生”而被寄生虫感染的例子。而要想除掉鱼中寄生虫,就一个字“熟”,其具体的做法就是不吃生的,一定要煮熟煮煮透,不要贪图一时的美味,而忘记自身的安全。“鱼生”作为一道食材,和做人并没有区别,都必须是真材实料、货真价实。不仅仅是这样,营养学家研究还得出结论,鱼鳞是一种功能性的保健品,他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还可以延缓细胞衰老,就意味着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对老年人来说,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起到一定的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作用。鱼的浑身上下都是宝,煎炸闷煮都很美味,鱼生,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