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海洋捕捞史上,小黄鱼、大黄鱼和中国渔民结下了特殊的情缘。这两种鱼类均在“四大海产”之列,种群分布广泛,适合商业化、规模化捕捞,在上个世纪就成了我国的重点捕捞对象。
小黄鱼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km,四大海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但这笔资源的开发过程却留下了深刻的教训。20世纪50年代,东海、黄海、渤海作为“海上粮仓”受到高度重视,富饶的渔业资源亟待挖掘。鱼类学家张春霖在年曾报道:我国沿海的鱼类超过种,其中80%~90%都有经济价值,黄花鱼类、带鱼类、鲐鲅鱼类资源甚为可观。
为解决国内的吃鱼问题,专家学者对小黄鱼等经济鱼类展开了70多年的研究,范围涉及生活习性、洄游规律,新兴领域已进入基因、分子层面,这为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比如:研究发现,小黄鱼喜欢生活在深层的温暖水域,春季鱼群聚集并向近海洄游,沿途寻找食料和适宜产卵的地点,产卵后又成群返回深海。
这种洄游现象每年出现一次,为渔民的定点捕捞提供了线索。研究人员还发现,小黄鱼的洄游大致分成两条路线,一条在东海南部越冬,春季向福建、浙江沿海洄游;另一条则在黄海南部的越冬,春季向山东半岛洄游。
渔民根据小黄鱼的繁殖习性和出现时间,在固定的洄游路线上布置底拖网、张网和流刺网,商业捕捞大获成功。其中,黄海和东海的小黄鱼种群并非我国独有,部分群体存在向朝鲜半岛洄游的履历,韩国渔民因此也成了受益者。整体而言,我国船只的布置数量、作业范围明显更占优势,渔获量在全球遥遥领先。
随着捕捞队伍的迅速壮大,过度捕捞的苗头开始显现,以至于鱼群规模出现了危机。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50~60年代是小黄鱼资源的兴盛时期,年均渔获量高达12.8万吨,在上岸的渔获中,最大的鱼龄达10龄以上,5~8龄的大鱼居多。但到了80年代,10龄鱼已经消失不见,年龄主体变成1~5龄,90年代进一步降至1~2龄。由此可以看出,小黄鱼在开发中不堪重负,年龄结构趋向简单,世代周期缩短,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研究者还发现,我国近海的小黄鱼存在性成熟提前的现象。年,小黄鱼群体达到初次性成熟的体长为14~16cm,年减小到12~14cm,年后再次减小到9.4~11.5cm,几乎成了“娃娃鱼”。体长的连续减小和资源的衰退环环相扣,这也解释了小黄鱼绝对繁殖力下降的原因。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与渔船和渔具的变化有关。渔业人员的走访调查显示,80年代渤海湾某渔村仅有42条渔船,年增长至条,增加了3倍;单条渔船携带的网具由片增加到了片,捕捞强度比以前增加了3~5倍。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在沿海渔村普遍有迹可循。
幸运的是,小黄鱼并未像大黄鱼一样濒临绝迹,天然捕捞并未出现“种群断代”的局面。特别是在90年代,我国实施了伏季休渔和禁渔区等制度,野生小黄鱼资源触底反弹,资源有所恢复,和大黄鱼的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黄鱼
根据统计年鉴,年我国海捕小黄鱼的总产量达到了28.9万吨,明显高于大黄鱼的3.8万吨。事实上,二者的来源大相径庭,大黄鱼依靠的主要是人工养殖,产量高达25.4万吨,小黄鱼恰好相反,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主要原因是大黄鱼因中央渔场的敲罟作业而“元气大伤”,野生种群至今仍未恢复,始终未能达到商业捕捞的标准。
要知道,大黄鱼曾经的风头可丝毫不亚于小黄鱼,东海掀起的“大黄鱼热”是60-70年代的热门话题。年,舟山渔场大黄鱼的产量达到了16.81万吨,创下历史记录,而小黄鱼的最高产量是在年创下的2.9万吨。在对比之中,大黄鱼的处境更显惨淡。这也说明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便是现象级的渔业对象,过度捕捞也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大黄鱼的种群衰落、小黄鱼的幼齿当道都是我国近海渔业的缩影。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捕捞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中间存在一个最佳的可持续捕捞量,既不会破坏资源,又能保持长期的作业效益。根据这一指标,专家核算的限额为~万吨,然而自年以来,我国实际的捕捞量就远远超过了理论值,年增加到万吨以上,鱼群的衰落似乎难以避免。
不过,我国也意识到了酷渔滥捕的问题,从80年代便开始有目的地降低捕捞规模,同时增加养殖规模。年,国内海洋捕捞量为万吨,年降至万吨,年再次降至万吨,生产总量正在接近最佳的捕捞限额。
在渔业转型的背景下,小黄鱼也走向了从捕捞向养殖的过程,这对于缓解捕捞压力大有裨益。说来也巧,我国小黄鱼的养殖源于一场“意外发现”:年5月,在象山石浦港三门口海域的养殖网箱内,水产专家发现了尾野生小黄鱼的苗种。奇怪的是,养殖人员并未投放任何苗种!
据推测,附近海域可能存在小黄鱼的天然产卵场,产出的鱼卵呈球型,直径约为1.3mm,内含1个油球,可漂浮在水体上层,很容易随海流进入网箱,最终自然孵化。另一种可能性是小规格的幼鱼为抢食饵料而误入网箱,随着体长增加而被滞留在箱内。
小黄鱼鱼卵(红色方框内)的直径大小
不管怎样,这批鱼苗成了人工培育的宝贵样本。熟悉小黄鱼的渔民都知道,这种鱼生性敏感急躁,稍有应激便急速游动、疯狂跳跃,从小鱼养到成鱼并不容易。经过精心饲养和反复驯化,这批鱼苗最终仅存活了多尾。
年,研究人员通过不懈地观察、筛选和繁育,终于培育出了2.5万尾子一代苗种,年培育出24.6万尾,年初步实现了规模化育种,产能达到了万尾。
然而,不少人却对小黄鱼的前景并不看好,认为这条鱼在国内的名气比不上大黄鱼,人工养殖难成气候。但事实并非如此,和大黄鱼相比,小黄鱼的人工养殖反而更有优势!
首先,小黄鱼的适应能力更强,在6~32℃的水温下皆可存活,根据舟山地区的越冬情况来看,小黄鱼在6.5℃的低温下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可在浙江、福建沿海就地越冬。在盐度方面,小黄鱼能适应4~34的盐度范围,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更低。因此,国内适合小黄鱼生长的水域范围更广,前景可观。
其次,小黄鱼的生长周期更短,6个月后就能长到60~80克/尾,一龄规格可达~克/尾,而大黄鱼的养殖则需要一年半左右,繁殖周期长达3~4年,规模化育苗的时间成本更高,死伤风险也更大。从生长规律来看,小黄鱼很容易被养殖户所接受。
还有一点,小黄鱼营养丰富,肉质鲜嫩,风味出众,在浙江、福建等地深受欢迎。大、小黄鱼都是石首鱼科、黄鱼属的鱼类,亲缘关系近,营养价值区别不大,但小黄鱼的定位更像是“平价鱼”,在价格上也更有优势。
总之,大、小黄鱼的养殖都是对近海鱼类资源的救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向。目前,“四大海产”中的带鱼和乌贼几乎全部依赖捕捞,有必要设定适度、合理的捕捞力度,同时兼顾资源的放流、养护,确保野生种群可供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