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题:你是否愿意分餐而食——疫情之下中国家庭用餐方式调查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郁琼源、申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许多人“锁”在了家里。工作、生活、学习……以往分散各处的场景,都集中在一个屋檐下。
随着疫情发展,一个话题逐渐热了起来,或者说,重新热了起来——在家吃饭,分餐还是合餐?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家庭分餐又“热”起来
西兰花炒木耳、煎带鱼、拌凉菜……跟往常一样,长春市民孙晓惠中午给家人烧了几道菜。不同的是,以前一个盘子一整道菜,如今一个盘里分四个格子,一个格子装一小份菜。
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关于分餐制的讨论越来越多,单从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等病菌通过餐具、唾液传播角度看,分餐比合餐更为合适。孙晓惠认同这个道理,于是从网上买来了分餐盘,撤掉了以前的盘子,开始“分”起来。
“过去家里经常会剩菜,现在剩下的菜越来越少。”经过分餐后,孙晓惠发现意外收获,由于更精准地掌握了家人食量,还避免了浪费。
在山东济南,考虑到家中孩子年幼,更容易感染病菌,市民张雅萍一家也在疫情期间选择分餐,至今已经坚持两个来月。
“分餐可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还可以合理、定量搭配,保证营养又不浪费,能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她说,眼下多数家庭有较长时间居家生活,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分餐意识,带动家长、老人养成分餐和使用公筷的习惯。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陈女士则告诉记者,之前家里都是合餐,疫情以来看到专家倡议后改为分餐。“我们不仅碗筷各用各的,连洗碗布都区分了,现在这样吃饭也没觉得有什么别扭的。”
实际上,这不是家庭分餐第一次成为热点。早在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只不过,这次家庭分餐引起的讨论,似乎比上一次更为热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支持分餐制”“文明餐桌·公筷行动”“宅家吃饭你会用公勺公筷吗”等话题引发亿万网民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