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关”,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鼠年的春节已经确确实实到来了。不知几时起,感觉生活条件改善了,过年气氛却越来越寡淡了,吃啥啥没味道,看啥啥不入眼。这两年,每逢春节我就会跟孩子们絮叨,我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玩多有乐趣,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菜多有滋味。但是很明显,读中小学的孩子已经不理解我那个年代的情怀了,或许是我真是到独自了回忆人生的年龄了。
最近在菜场买菜,看到年货卖场热闹的情形,又常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事情。我家是农村的,小时候家庭经济不是特别好,平日也少有大鱼大肉。过年的年夜饭比平日丰盛许多,虽然父母跟我们说多吃点,但是我们心里清楚,有些菜是可以多吃,有些菜却只能尝尝味道,因为第二天还要招待客人充当门面。现如今想起来可能觉得吃隔夜菜不大卫生,但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新鲜已经是次要需求,能不能在八仙桌上盘出完整的一桌菜招待客人才是关键,这不仅仅体现了这个家庭的经济能力,更考验的是女主人过日子的本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跟我姐姐小时候都特别懂事。年夜饭该吃的荤菜只是浅尝辄止,尽量只吃些配菜。啥叫配菜现在的孩子估计还不是特别明白,举个例子,比如油豆腐烧肉,油豆腐就是配菜,便宜自己家也能炸一些,可以多吃点,肉尽量少吃,留着第二餐招待客人,妈妈会添一些油豆腐进去,这样看起来不至于只有油豆腐没有肉。又比如猪蹄炖黄豆,黄豆可以多吃点,但是猪蹄是不能多吃或者尽量不吃的,因为猪蹄只有那么几段,吃一块少一块,第二天上桌就黄豆多猪蹄少显得很不体面了。
油豆腐黄豆这些东西,吃多了很容易腻味,所以孩子们都是不怎么爱吃。我记忆中过年的年菜里面,有一个菜特别受我姐弟俩欢迎,就是带鱼烧萝卜丝。我们浙江靠海,虽然家乡不在海边,但是逢年过节还是会买一些舟山大带鱼过年改善伙食。我们的家乡口味能吃些辣,冬天的带鱼烧萝卜丝,萝卜丝香糯鲜美还带点辣,带鱼肉紧实焦香别用风味。这道萝卜丝的味道可以说超过了带鱼这个主角,我们都特别挑着萝卜丝吃。每年的年夜饭我妈妈都会安排一道萝卜丝烧带鱼,烧年夜饭的时候,特别爱看妈妈做带鱼,自家榨的菜籽油煎把带鱼煎的两面金黄,香味扑鼻,在满满铺上晶莹剔透的萝卜丝,加上姜丝、盐花、老酒、酱油、豆瓣酱,盖上锅盖焖烧,不用加水直接把萝卜丝里面的汁水都焖成了汤汁,打开锅盖,撒上一把青白大蒜叶子,撒一把红辣椒,那一股香腻鲜美的味道,让坐在灶头烧火的我肚子咕咕叫,现在想着都要流口水。
因为我们喜欢吃红烧带鱼,妈妈每次年夜饭都会多烧一盘任我们姐弟敞开肚子吃,虽然红烧带鱼如此美味,但我们还是会控制住自己的欲念,留一大半放着,这可不是因为懂事,因为留着带鱼萝卜丝第二天就可以吃到鲜美的带鱼冻了,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没有现在所谓的暖冬,所以第二天的红烧带鱼会冻得非常结实。我们喜欢给整个翻面,露出红彤彤的带鱼冻,这时候,带鱼冻里面的萝卜丝比带鱼好吃多了,用我们的土话来说,非常杀饭,有了萝卜丝带鱼冻,孩子们都能多吃两碗饭。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带鱼烧萝卜丝这道菜从我们家的年夜饭餐桌上消失了,这些年老是想念,我自己也烧过,但是怎么也烧不出妈妈那个味道。前些日子特意打电话回家问妈妈,为什么现在过年都不吃红烧带鱼了,为什么我烧的红烧带鱼怎么烧也没妈妈的味道好。妈妈回了一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让我烧这个菜我也烧不出那个味道了,以前是经济条件差缺吃少喝,吃什么都是有滋有味,现在饿你三天,让你吃生萝卜你都觉得好吃。”听了想想确实有道理啊,正如妈妈所说,红烧带鱼烧萝卜丝好吃就是因为以前缺吃少喝,吃什么都觉得满足,这道菜会在我的年味记忆中刻下了如此深的烙印,带鱼烧萝卜丝这道菜好吃是其次,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限量的满足感啊。
还是那句老话,要想生活甜,就得加点盐,珍惜当下才是真实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