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春季,鱼汛,长江渔民如期出江撒网。彼时,江里的鱼还有很多,网眼细密,大鱼小鱼都无所遁逃,一拉上来就是满船鳞光闪闪。
那一年,整个长江中下游,总计捕获吨刀鱼,创下产量新记录。
在人类的语境中,这意味着“丰收”,意味着价贱,周围谁家的花猫叼走几只渔民都不会抬抬头。彼时刀鱼的价格不过几块钱。
90年代,江刀产量已经降到余吨、00年代仅有吨、如今刀鱼的产量只能论条算,价格高的,元一斤,而且有价无市。
刀鱼,肉质细嫩,因其身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而得名。
如今市场上售卖的大多都是湖刀和海刀。所谓湖刀就是常年生长在湖泊里的刀鱼,他们基本没有洄游的能力,所以本身就不会积蓄脂肪,口味也基本与普通鱼类没有太多差异。
而海刀就是在近海生长或是没有来得及洄游到长江的刀鱼,这种刀鱼有了脂肪但肉质并不鲜嫩,还有海水的咸,与湖刀的口感差得很远。
真正的江刀会在海里储存够足够的脂肪以供洄游时的消耗,当它游回到江阴一带时,体脂也消耗到恰到好处,经过湖水的冲洗,体内盐分褪去,此时的鱼肉最为肥厚细腻。
三月天,刀鱼鲜。要吃江刀,一定要选在清明节前。
清明前江刀肉质细嫩,虽有大量骨刺,但绵柔似密。清明过后刀鱼肉质变老不说,比鲫鱼还多3倍的硬骨鱼刺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发疯。
江刀如此名贵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物以稀为贵,过度的开发捕捞使得江刀数量急剧下降,再加上,江刀性格暴躁、“出水即死”让人工养殖更成为了天方夜谭,所以市面上你能吃到的江刀,都是野生的。
野生的,就是最鲜的。
自古民以食为天,对于美食的追求,从古至今,我国人民从未停下过“发掘”的脚步,江刀一鱼难求,又不能人工养殖,造成如今天价的局面。
而有另外一种鱼类,处境就像年的江刀,也很鲜美,也是纯野生,没有高超的捕捞手段也是出水就死,甚至它也叫刀鱼。但它因为不稀少所以价格非常低廉,同时这也是中国许多百姓,尝到的第一条深海野生鱼——带鱼。
深海野生鱼这一概念,在我国也是近几十年才开始被人们所熟知。
在人民生活水平尚且落后之时,人们认为鱼都是浅水鱼,深海里的鱼大多数不能吃。而且在当时的捕捞技术下,很多深海鱼都难以成功捕捞上来,这样一来,深海鱼这个概念在当时鲜为人知。
而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材的要求也有了一个阶层上的提高,不仅要求味道,同时还要考虑营养成分。
而深海鱼由于身体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矿物质以及脂肪酸,在食用后对人体的益处很多,从而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而由于深海鱼捕捞对设备要求要高,同时运输冷冻处理等环节消耗人力物力,所以售价也很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花高价买一条深海鱼,这是一种消费观念上的转变,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侧面表现。
其实人们不知道的是,早在数百年前,有一种深海鱼就已经“风靡全国”。
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赵学敏就曾提到带鱼。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带鱼并不是深海鱼,是一种洄游型鱼类,但是由于它所处的深度要远比浅水鱼要深,并且喜欢在黑暗处活动,所以跟浅水鱼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在以前捕捞条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人们是怎么捕捞这种鱼的呢?其实主要是带鱼的习性,它们会在一天的白天时段垂直移动,上升到水面的表层高度,这个时候即使是用捕捞浅水鱼的捕捞网等设备,也能很轻松捕捞到带鱼。
但带鱼由于本质上跟浅水鱼有着差别,长期生活在深水区,在捕捞上来的时候,第一时间会因水面深度的变化而承受巨大的水压,这种水压会直接把带鱼的诸多器官给压爆,所以许多捕捞上来的带鱼肚子大多都是裂开的。在当时条件下也没有冷冻技术,不好出售和运输,所以带鱼成了许多当地渔民的食物。可以说,在古代能吃到带鱼的除了达官显贵,就是渔民,百姓很难吃到。
但到了现代就截然不同了,随着冷冻技术的发展,带鱼也逐渐出现在了各家各户的饭桌上。深海鱼一般很难人工养殖,需要各种苛刻的条件,至今仍有许多深海鱼,唯一的来源只能是大海深处,是真正意义上的深海野生鱼。而带鱼同样也属于这一范畴,但不同的是带鱼具备着极高的繁殖能力,虽然我国近几年带鱼的销售量一直在猛涨,但野生带鱼的数量依旧足够供给市场。
那么带鱼的价钱这么低,是不是就要比其他高价深海鱼的营养价值低得多呢?其实对于大多数深海鱼来说,主要其中含有一种特殊脂肪酸,而经过验证,这种脂肪酸能够缓解一些焦虑症、忧郁症等心理疾病。同样的带鱼也富含这种物质,而且带鱼还具备着其他海鱼所不具备的鲜味。
市面上的带鱼有着冷冻带鱼和保鲜带鱼之分,虽然鲜鱼会比冻鱼要每斤贵很多,但如果有条件,吃带鱼最好要吃鲜带鱼。因为冷冻这个过程会让带鱼经过反复冻融的状态,这会直接影响到带鱼的鲜味。
如今,你已经错付了当年的江刀,又错过了大小黄鱼,只能眼看着他们成为自己得不到的鱼,然后暗自后悔当初没多吃几条,还竟奢靡的做成刀鱼馄饨。
还好,上天总会给你关上大门的同时留下一扇窗户。
有钱人花成千上万吃一条小刀鱼的时候,你只需要以60元左右/斤的价格就可以吃上同样鲜美、野生的带鱼。
这种占便宜的感觉,爽不爽?
这个是冰鲜带鱼哦,不是冰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