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先生,对中国的文物和传统工艺有着长久而深入的研究。
他涉猎的“玩物”粗略统计一下,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
“这辈子任务就是玩儿!”
随便想象一下就知道,过王老之手的文玩奇珍肯定不计其数,能让这样的大“顽主”念念不忘并专门撰文刊登的,得是什么段位的大宝贝?
《收藏家》年第八期,曾刊登过王世襄先生的《一件珍贵的明犀皮漆箱》。文中他这样讲到:
「犀皮工艺的成熟完整,肯定在明代之前大,但我尚未见到早于明代的实物。50年代我买到一件圆盒.....花纹如行云流水......当时觉得十分难得。过了半个世纪,我才发现比圆盒更为精美的犀皮器。」
undefined明犀皮漆箱
这是一件小箱,宽27.5、深22、高15.5厘米。盖顶穹然隆起,造型古拙。皮胎,茶褐色里。黑漆底,四角有曲尺形短足。花纹红、黑、*、绿四色相间,比圆盒更为流畅,既有规律,又无规律,彩色纷呈,迷离浮动,使人有变化莫测之感。诚是所见犀皮器之最佳者,弥足珍贵。
undefined箱面
写出了《髹饰录解说》《锦灰堆》《明式家具研究》等著作的王世襄,为了研究漆艺四处收集实物。这件小箱子,让他给出了“所见犀皮器之最佳”的评语,其“弥足珍贵”之处在哪里?
1什么是犀皮漆?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件事——犀皮漆是什么?
犀皮漆又名菠萝漆、虎皮漆。关于它的来源和定义,唐代和南宋的记载中就不同,有说是犀牛皮,有说是西方传来的马鞯。到了明代关于犀皮漆的记录多了不少,更是众说纷纭。
其中最被王世襄先生推崇的是*成、杨明的说法。因为他们两个没有“纸上谈兵”,是明代有实操经验的著名漆工,在王老眼中,他们的话更有说服力。
“
「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髹饰录·填嵌第七·犀皮》
「里面红中*底为原法。红面者黑为中,*为底。*面赤、黑互为中、为底。」——《髹饰录·犀皮》注
undefined明晚期犀皮漆小方角柜
年中国嘉德63.25万人民币
王世襄认为,在各种不同的含糊说法解释中,只有*成、杨明二人明确指出了犀皮又叫西皮或犀毗,有多种花纹,表面是平的,以光滑为美,说得比较明白具体。
再加上甘而可等漆艺大师对犀皮漆的复原,大致可以还原出犀皮漆的样貌——犀皮漆的制作很复杂,要多层多叠不同颜色的大漆打磨光滑,耗时耗力。
undefined三国吴皮胎犀皮漆鎏金铜扣耳杯
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制作的犀皮漆器,到了清中期开始没落,清晚期和民国基本没啥人做了,一度被人认为是绝迹的工艺。主要就是因为——
做一件犀皮器,真的麻烦死了!
2犀皮漆的制作流程
犀皮器的制作分为老、新两种。王世襄先生是特别有求证精神的人,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他在50年代走访过做犀皮漆烟袋杆的作坊,总结出了一套流程,简洁点儿说,就是这样:
先用生漆加石*调出厚“底子”涂抹器胎之上,趁其未干,用手指推出一个一个凸起的小尖尖,叫“打捻”。
undefined继而把红漆、黑漆等不同颜色的大漆,一层一层间错开来的涂上,上一次入荫一次。此后再通体上漆,最后用磨石及炭打磨抛光。
undefined呈现出来的最终形态就是光滑平面上一圈一圈没有规则的纹路,美丽异常——
undefined当代的犀皮漆复刻的做法,起捻就容易了许多,一般采用丝瓜络或稻壳,可以快速粘出高低起伏不一的小尖尖。
3不要说是做,只是看着文字介绍,就觉得很复杂了,实在耗费人的耐心。
犀皮漆对技术的要求之高,导致历来制作都很少,常见的多是扇骨、捧盒等小件器物,像是整只皮箱的规格,很少得见。
undefined清早期犀皮漆笔筒
年北京保利5.75万人民币
清犀皮漆围棋盒(一对)
年北京保利9.2万人民币
宋犀皮漆小杯
年香港佳士得9.4万港币
王世襄先生的这件犀皮漆箱在年经过嘉德拍卖,最后近40万的价格落锤。
undefined明犀皮漆长方盒
年中国嘉德39.2万人民币
犀皮漆工艺的复原很艰辛,它的价值也逐渐被看到。当代的漆器髹饰技艺大师甘而可的作品,也能拍到很高的价位。此类精雕细琢之珍品,不以时代更迭而跌价,属于认可度高的收藏品。
三件均为甘而可先生的作品
犀皮漆器属于漆器中的”另类“,画风与众不同,但又与传统漆器的韵味一脉相承,古典中带着另类和随性。
要是能在现实中见到王世襄先生笔下的犀皮漆箱子,那该多过瘾!
undefined此件明代犀皮漆箱,通体上赤、*、黑、绿四色漆。其纹路正如王世襄先生文中描述的那样,「既有规律,又无规律,彩色纷呈,迷离浮动,使人有变化莫测之感。」
undefined箱内为红木材质,仍然可以使用。箱两侧为铜环,方便提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