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一整根呈现出嫩绿色,在削掉绿色的皮之后,里面呈现出白色的果肉,无论是煲汤还是炒炖,丝瓜都很容易入味。但对于种植户来说,他们在种植期间最害怕的就是丝瓜出现蜂腰的情况。在瓜条的中部会出现一节细如蜂腰的形状,这种丝瓜在切开之后,里面的果肉已经出现了空洞,而且果实变得特别的脆弱,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从这个部位断开,这就会导致减产卖不上价格。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最先考虑的就是丝瓜在生长过程中授粉不完全,这就会导致整个果实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就像小动物一样,天生胎里带的不足,后期的生长就很容易出现畸形。在受粉期间一定让雌花接受到更多的花粉,在确定丝瓜已经坐果之后,要加大肥水的供应,这样才能够给瓜苗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促进丝瓜的生长。这时可以用一些生根类的肥料,根系发达了,那植株吸收的养分也就更多了。
但大家用生根粉也要注意,千万不能滥用,它效果很好却不宜过量,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次数与比例正常的去使用。如果你用的次数过多,反而影响了根系的生长,最终导致不结果。后期的施肥也同样重要,丝瓜比其他的蔬菜需要更多的肥料,如果肥料不充足,这会影响丝瓜的正常发育,蜂腰的现象也会随之发生。每采收一次果实之后就要追肥一次,施肥后一定要浇水,让肥料充分融化,这更容易让丝瓜吸收。
如果土壤中缺钙,缺硼的话也会导致丝瓜蜂腰的发生,在施加肥料时要多选一些钙和硼含量比较高的复合肥。当天气干燥时要及时浇水,地表温度过高,土壤的水分流失的快,就会让丝瓜的长势减弱,这就很容易生成蜂腰瓜。丝瓜是一个比较娇弱的植物,在生长期间无论是肥料还是水,大家都要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中。
如果是大棚种植对于丝瓜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如果棚内的通风性和透光性比较差,这可能会导致棚内的湿度上升,蜂腰瓜也就顺势产生。大棚种植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2度左右,当气温较高时要进行大规模的通风,当阳光照射的比较强烈时,也要在棚内设置一些遮阳网等措施。整个枝蔓生长起来之后,梳蔓和梳果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