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烂花防治
#种植技术交流#烂花一直是丝瓜种植的一种危害,因为丝瓜烂花直接影响丝瓜的销售,也是种植户们想极力避免的事情,不同的症状表现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丝瓜烂花症状的解决方法:
症状表现:1、伴随着花的腐烂,花的柱头出现黑色腐烂。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硼、钙等元素引起的病害,同时也与根系吸收差或水分供应不协调有关。可叶面喷施含有硼、钙等元素的叶面肥,如嘉美脑白金、金硼等,也可冲施嘉美赢利来、海力宝等,同时一定要注意养根,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可以增施倍液嘉美红利,或用甲基托布津、恶霉灵、乙磷铝锰锌等药剂任选一种后加入倍液嘉美红利灌根,每株灌0.25公斤左右。
2、花瓣的边缘出现干枯,为干烂(区别于水烂花),整个花瓣都不新鲜。病情分析:这可能是药害或蔓枯病在花上的表现症状。蔓枯病在弱光的情况下发生较重,尤其是连阴天过后出现较多。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或大生或施保功等药剂以减轻病害发生。
3、从花瓣的边缘开始出现水烂状,严重时花瓣出现滴水的症状,有时有臭味,有时没有但有白色的霉菌。有臭味但不长毛的情况可能是细菌性软腐病,长白霉的可能是花腐病或绵疫病,这两种情况均为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生较重。细菌性软腐病可叶面喷洒链霉素、氟哌酸、新植霉素等,也可以喷洒铜制剂如可杀得或冠菌清等药剂。花腐病及绵疫病可用克露、科佳、安克、雷多米尔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洒,或在蘸花药中加入部分药剂。
防治措施:1、蘸花药的配比及浓度蘸花药剂一般以座瓜灵、萘乙酸、2,4-D为主药,再配以适量的营养液和防治灰霉病的药剂进行蘸花,能有效防治烂花。
2、烟熏法防治烂花:烟熏法是防治丝瓜烂花的一种方法。通常蘸花后3-4天是发生烂花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熏烟防治兰花的时机。可用腐霉利烟剂与百菌清烟剂交替使用进行防治,也可熏用菌核净进行防治,但菌核净的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药害,影响植株和果实的发育。一般每亩熏施菌核净克即可,且熏烟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
3、喷药防治丝瓜烂花:花柱发黑多由缺硼、钙所致,应在丝瓜开花前及时喷施倍的嘉美脑白金、金硼加以解决。水烂有臭味应为细菌性软腐病,可用DT倍混加链霉素倍喷治。花干边且有小黑点应为蔓枯病,可甲基托布津或大生或施保功等药剂防治。
4、防止药害伤花:丝瓜花娇嫩,喷药不当容易发生药害而导致花受损,出现透明状的小白点,降低丝瓜出售的价格。在花期喷药时一定要注意选用安全的药剂,且喷药浓度要按照说明书使用,不要随意加大用药浓度,以免发生药害。
丝瓜结果迟怎么办
丝瓜分为育苗阶段和大田生长阶段两个生长过程且丝瓜根系的吸肥能力较强、需肥量大。丝瓜一生应该依据这两个阶段的营养特点进行选肥和用肥也就是根据丝瓜各个阶段营养特性对其进行合理的养分综合管理。丝瓜的育苗期为保证花芽的正常分化、花芽分化的数目和营养体的生长应该在适当多施氮肥的同时适量地增施磷肥、钾肥。相关的研究表明:在高氮水平下增施磷肥能促进提早开花结果。
因此在育苗期应该施用高氮、足磷的肥料。在施肥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适量地配合施用有机肥以保证丝瓜在育苗期健康生长。丝瓜的大田生长阶段这个时期是丝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也是保证丝瓜高产的关键所在。这个时期丝瓜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和钾素营养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氮肥如果氮肥施用过多植株会徒长延迟开花结果。
因此在这个时期应以基肥为主、分次追肥为辅的施肥方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高氮、高钾复合肥。追肥一般在前一批丝瓜收获后用水冲施追肥一定要做到少量多次以便于丝瓜的充分吸收。如果选用控释BB肥那么将明显减少丝瓜的施肥次数提高丝瓜种植效益。除此之外还要适时根据丝瓜的生长状况合理地补施微肥以保证其健康生长。
丝瓜如何施肥?
1、在丝瓜的育苗期,为保证花芽的正常分化、花芽分化的数目和营养体的生长,应该在适当多施氮肥的同时,适量的增施磷肥、钾肥。相关的研究表明:在高氮水平下,增施磷肥,能促进提早开花结果。因此,在育苗期应该施用高氮、足磷的肥料,如:20-9-11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高氮复混肥比较适合于丝瓜育苗期选用。在施肥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适量的配合施用有机肥,以保证丝瓜在育苗期健康茁壮生长。
2、在丝瓜的大田生长阶段,这个时期是丝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也保证丝瓜高产的关键所在。这个时期丝瓜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和钾素营养,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氮肥,如果氮肥施用过多,植株会徒长,延迟开花结果。因此在这个时期应以基肥为主,分次追肥为辅的施肥方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高氮、钾复合肥。
例如:17-7-17含硫复合肥等类似的肥料比较适合丝瓜大田生长期选用。追肥一般在前一批丝瓜收获后用水冲施,追肥-定要做到少量多次,以便于丝瓜的充分吸收。除此之外,还要适时根据丝瓜的生长状况,合理的补施微肥,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具体的施肥量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确定。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施肥后必须灌溉,要肥水结合,有肥无水等于无肥。
丝瓜摘心
摘心是丝瓜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与丝瓜产量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通常在丝瓜主蔓有13-15片叶、株高厘米左右时开始留瓜、摘心,以后每3片叶留1个瓜摘心。一般情况下,这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定植后生长偏弱的丝瓜却不适宜。
生长偏弱的丝瓜按照通常的方法摘心,容易在采收3-4个瓜后出现“空瓜”现象,而且这3-4个瓜采收后,茎蔓变得细弱,不利于丝瓜正常坐瓜。所以对于生长偏弱的丝瓜,不如在空秧期提早摘心养蔓,使茎蔓粗壮,增强丝瓜连续结瓜能力,防止出现“空瓜”现象。笔者建议在丝瓜主蔓有11-12片叶、营养生长旺盛时进行摘心,打破传统留瓜后再摘心的做法,有意识地促进茎蔓发育。此时摘心后,侧枝萌发速度慢,茎蔓因营养积累充分而粗壮。其后侧枝萌发即可开始留瓜,每2片叶留1个瓜,就不会再出现“空瓜”现象。
在丝瓜生产中,传统的摘心方法是在主蔓有13-15片叶时留瓜摘心,先留瓜后摘心。采用这种摘心方法,一般在采收3-4个丝瓜后就会出现茎秆细弱、营养生长不良的现象。有的菜农采用“空棵养蔓”的方法来保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有的菜农采用每5片叶留一个瓜的方法来养蔓。但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因为都不能使丝瓜在结瓜期连续结瓜,导致丝瓜产量降低。
改变丝瓜摘心方法,提前摘心,先摘心后留瓜,就能取得高产。在主蔓有7-8片叶片时就开始吊蔓,当主蔓有11-12片叶片、营养生长比较旺盛时就开始摘心。此时摘心,侧枝萌发速度变慢,主蔓因营养积累充分而粗壮,侧枝萌发后就可留瓜,此时可每两片叶留一个瓜,这样丝瓜有了前期的养蔓,就不会出现空棵断茬现象,丝瓜产量自然就高了。
丝瓜炭疽
症状:氮肥过多、大水漫灌、通风不良、植株衰弱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蔓及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叶片病斑近圆形,边缘分界不明晰,黑褐色,具轮纹。后期病斑常扩展成不规则形。叶柄、茎蔓病斑*褐色,椭圆或近圆形,稍凹陷。果实病斑初呈水渍状,圆形或不定形,凹陷。湿度大时,各病部可溢出近粉红色粘液,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选用喷洒25%咪鲜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黑斑
症状:结瓜期间遇高温、高湿易发病,田间管理粗放、肥力差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病斑生于叶缘或叶面,褐色,不规则形,严重时,导致叶片大面积变褐干枯。果实染病,初生水渍状小网斑,褐色,后病斑逐渐扩展为深褐色至黑色病斑。
防治方法:1、翻晒土壤,采取覆膜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2、发病前期,选用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3倍液,或64%氢铜·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异菌脲悬浮剂-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苯霜灵乳油-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褐腐
症状:雨日多的年份发病重。此病主要为害花和丝瓜。发病初期花和丝瓜呈水浸状湿腐,病花变褐腐败,病菌从花蒂部侵入幼瓜,向瓜上扩展,造成整个幼瓜变褐。
防治方法:1、坐果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集中烧毁。2、开花至幼果期,选用47%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4%腈苯唑悬浮剂2-3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蔓枯
症状:温暖多湿天气有利发病。连作地、平畦栽培,排水不良,密度过大、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或徒长,发病重。主要为害茎蔓,也可为害叶片和果实。茎蔓上病斑椭圆形或梭形,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部溢出琥珀色胶质物,最终致茎蔓枯死。叶片发病,病斑较大,圆形,叶边缘呈半圆形或“V”字型,褐色或黑褐色,微具轮纹,病斑常破裂。果实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病斑下面果肉多呈黑色干腐状。
防治方法:1、用40%福尔马林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冲洗后再用清水浸种催芽播种,也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5%进行种子包衣。2、种植密度不要过大,及时整枝绑蔓,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3、初见病株及时拔除并深埋,减少田间菌源。
4、发病前期,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绵腐
症状:地势低、土质黏重、管理粗放、机械伤、虫伤多的瓜田,病害较重。高温、多雨、闷热、潮湿的天气有利于此病发生。苗期染病引起猝倒,在幼苗1-2片真叶期侵染基部,呈水浸状,后变为*褐色干缩猝倒。果实染病,多从贴近地面的部位开始发病,染病的瓜果表皮出现褪绿、渐变*褐色不定形的病斑,迅速扩展,不久瓜肉也变*变软而腐烂,随后在腐烂部位长出茂密的白色棉毛状物,并有一股腥臭味。
防治方法:1、配方施肥,防止偏施或过施氮肥,可减轻发病。2、提倡高畦深沟栽培,整治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避免大水漫灌。3、发病初期,选用84.51%霜霉威·乙膦酸盐可溶性水剂-倍液,或35%烯酰·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72%丙森·磷酸铝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0倍液,或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0倍液,或76%霜·代·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白粉
症状:种植过密、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植株徒长、湿度较大,都有利于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或茎。初在叶片或嫩茎上出现白色小霉点,条件适宜,霉斑迅速扩大,且彼此连片,自粉状物布满整个叶片,致叶片*枯或卷缩,但不脱落,秋末霉斑变成灰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防治方法:发病前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33.5%吗啉酮悬浮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2倍液,或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褐斑
症状:温暖高湿,偏施氮肥,或连作地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长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边缘有时现出褪绿至*色晕圈,霉层少见。早晨日出或晚上日落时,病斑上可见银灰色光泽。
防治方法:1、实行高垄覆膜,疏通排灌水沟,避免积水,雨后浅中耕,防止土壤板结。2、发病初期,选用25%喀菌酯悬浮剂1—2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倍液+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倍液,或24%腈苯唑悬浮剂-1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根结线虫
症状:主要发生在侧根或须根上,染病后产生瘤状大小不等的根结。解剖根结,病部组织里有很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地上部表现症状因发病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异,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生育不良,叶片中午萎蔫或逐渐*枯,植株矮小,影响结实,发病严重时,全田枯死。
防治方法:1、实行2—5年轮作,大葱、韭菜、辣椒是抗耐病菜类,病田种植抗耐病蔬菜可减少损失,降低土壤中线虫量,减轻下茬受害。2、定植整地时,亩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公斤,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3-4公斤,或10%噻唑磷颗粒剂2公斤,或98%棉隆微粒剂2公斤与20公斤细土充分拌匀,撒在畦面下,再用铁耙将药土与畦面表土层15-20厘米充分拌匀,当天定植。3、用40%灭线磷乳油1倍液,或48%*死蜱乳油1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0.5公斤,可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丝瓜叶枯
症状:叶色深绿的品种发病重,棚室保护地常较露地发病重。主要侵染叶片,叶片上初现圆形水浸状褪绿小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的褐色斑,周围具褪绿晕圈。
防治方法:1、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2、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20%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倍液浸种30分钟,或40%福尔马林倍液浸种1小时,或次氯酸钙倍液浸种30分钟,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倍液,浸种2小时,冲净再用清水浸种催芽。
3、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1倍液,或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噻唑锌悬浮剂-倍液+l2%松酯酸铜乳油-倍液,或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病*
症状:幼叶感病呈浓淡不均、叶面不平整的泡斑,叶细小,有的明显皱缩;成叶感病出现*色环斑或*绿相间花叶。发病严重的叶片变硬、发脆,叶缘缺刻加深。病株生长迟缓,结瓜果能力差,所结瓜果细小或扭曲。
防治方法:1、发现零星病株要及时剪除,并喷施2-3次0.1%-0.2%磷酸二氢钾,有助于钝化病*,减轻危害。2、发病初期,喷洒40%抗*宝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病*A倍液,或1.5%植病灵倍液,或20%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菌*清水倍液,或20%菌*清·霜霉威水剂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
丝瓜霜霉
症状:丝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的褐绿*色斑,逐渐扩展成多角形*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片,整叶枯死。近期不少菜区丝瓜生产受霜霉病危害严重,造成病斑累累,瓜叶干枯,植株早衰,瓜条弯曲、瘦小、老化,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
防治方法:防治丝瓜霜霉病要选用抗病优良品种,用营养钵集中育好壮苗,整畦使排水良好,施足基肥,注意引蔓整枝,保证株间通风透气,更重要的是喷药要及时、对症下药。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选用保护性药剂,如75%达霜宁-倍液,百菌清或百可宁(40%悬浮剂)-倍液;发病期应喷洒治疗(兼保护)性药剂,如杀*霜净(64%可湿性粉剂)-倍液,霜尽(55%可湿性粉剂)或霜露速净*72%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喷3-5次,注意叶面和叶背都均匀喷湿。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