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瓜是当地人对丝瓜称呼,意为可以当作蔬菜的丝瓜,也确实,如今田间种植的丝瓜,模样已经和传统丝瓜有了很大的区别,不知道这种丝瓜,长老之后,能不能像传统丝瓜那样收获丝瓜络,加工成价值不菲的中药材呢?
还是菜瓜只能做蔬菜用,它只是丝瓜大类中的一个新品种?
对此,我们请教了安徽省亳州市五马镇杨庄村丝瓜种植户杨大叔,请他为大家讲讲其中缘由。
杨大叔:“菜瓜就是丝瓜,只是和传统丝瓜不属于一个品种而已,这种菜瓜,长老之后,照样可以有丝瓜络,照样是中药材,只不过在鲜嫩期,它比传统丝瓜更鲜嫩、产量更高罢了。
在我们村,虽然是老牌蔬菜种植村,却没有人接触过丝瓜种植,我们在进城卖菜的时候,听收购商有收购丝瓜的需求,但丝瓜大家都很陌生,一是对种植管理不懂,二是大家对丝瓜还有一丝丝看不起,为啥?以前咱们农村种植丝瓜,主要是为了好看,是为了点缀院子,秋天的时候丝瓜彻底成熟,晒干去皮要丝瓜络,留着刷锅刷碗。
可能是传统丝瓜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现在要作为蔬菜进行大面积种植,心里总感觉不靠谱。
人家说俺思想保守,种某种蔬菜长久了就不想改变,还让俺到城里超市里看看,如今丝瓜已成为蔬菜专柜的常客,再不接受新事物就真正落伍了。”
听了收购商的介绍,杨大叔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便开始了尝试种植,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一年接触丝瓜种植,他便深深爱上这种作物了,以至于邻居们纷纷表示,明年他们也要跟进种植,一时间,丝瓜在当地成了让人追捧的热门作物,这又是为何呢?
杨大叔继续介绍说:“咱种植丝瓜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种植成本低,虽然是采摘期高达两个月的蔬菜,但它几乎没有病虫害,田间间距大,不用担心杂草危害。
二是和现实情况有机相结合,丝瓜是爬藤类农作物,种植丝瓜得有供它攀爬的棚架,而咱这里是蔬菜种植区,这些钢构阳光棚,掀掉塑料膜就是现成的棚架,单这一块的成本,就省去好多力气好多钱。
三是物以稀为贵,总体来说,咱这里种植丝瓜面积还较少,渐渐扩大的丝瓜需求市场,主要还是靠外地丝瓜供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当地丝瓜一旦种植成熟,即便是供应当地市场,也是有发展空间的。
毕竟丝瓜作为一种新兴蔬菜,需求量越来越大,今年的丝瓜行情,地头价一直维持在2元/斤,像这个品种的丝瓜,亩产斤跟玩儿似的,按照这个行情,别说亩收入元,就是元,也是蔬菜中的“战斗机”了吧!”
在种植现场我们看到,丝瓜种植间距还是很大的,一个阳光棚,基本上只在两侧各种植一行即可,如此大的空间,夏天站在下面既可以纳凉,采摘丝瓜不用那么辛苦,还不用担心杂草危害。
整个丝瓜生长期,只需要充足供应肥水,及时检查有无弯曲幼瓜,发现后要及时用重物进行拉直处理,剩下的工作,那便是摘丝瓜卖丝瓜了,是不是特别省事儿呢?
最后,杨大叔还特地叮嘱,丝瓜虽然好吃,但毕竟属于新兴蔬菜,很多人不知道带有苦味的丝瓜是有*素的,绝对不能食用,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将买回的丝瓜刮去外皮后,用舌尖舔一下果肉即可分辨。
至于丝瓜为啥有的会苦,以及丝瓜为啥如此高产,还请朋友们评论区积极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