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顾蓉在小区里做志愿者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叮咚……”中午11时,上海市徐汇区丁香园小区的吴阿婆家门铃声响起。打开门,高高瘦瘦的顾蓉拎着保温包站在门外,里面装满她做好的饭菜。
“阿婆,今天做了您最爱吃的狮子头,还有马兰拌香干、丝瓜炒鸡蛋。”顾蓉笑道。“囡囡,我真是不知该怎么感谢侬!”吴阿婆万分感激。
顾蓉,上海客运段高铁二队的一名*员列车长,也是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因疫情她一直被封控在家。
楼下的吴阿婆今年90岁,是一名退休的美术老师,儿女都在美国定居。独居的阿婆眼睛不太好,平时一日三餐都由住在同小区的弟弟照料。4月5日起,吴阿婆弟弟所在楼栋出现阳性患者,楼栋被封控管理,吴阿婆的饭菜断了来源。
顾蓉得知情况后,当天就主动承担起老人的饮食照料。阿婆牙口不好,细心的顾蓉从家里有限的物资里选出一些老人嚼得动、易消化的食材。炒时蔬、荠菜肉百叶包、扬州马蹄狮子头、咖喱土豆肉丝……近一个月来,在顾蓉的巧手下,一道道软糯可口的菜品陆续送达吴阿婆家中。
除了偶尔给家人打电话,吴阿婆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窗边度过的。这些天来,“孙女”顾蓉的到来也成为她一天中最盼望的事。贴心的顾蓉很快意识到,阿婆不仅缺菜,还需要陪伴。每天送饭之余,她会给喜欢听时事新闻的阿婆,念一念上海最新的疫情动态,有时也会陪阿婆翻一翻她以前的画,听她说从前的故事。
除了化身“大白”当志愿者、照顾独居的吴阿婆,顾蓉还同时兼任着其他三位老人的“送菜员”。每天5:20,天刚亮,顾蓉的闹钟就响了起来。她麻利地拿起手机,替爷爷奶奶们抢购一些新鲜食材。
跟吴阿婆一样,因为没有子女在身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这几位独居老人变成了城市“边缘人”。顾蓉知道,线上购买物资,对这些老人们来说十分困难,她会耐心询问他们的需求,团购来的物资,也是反复消杀确保安全后,才送到他们手中。
平时常见的物资,在疫情期间,变得稀缺。为了给爷爷奶奶们制造一些“小惊喜”,顾蓉把他们的喜好都牢牢记在心上,每天“蹲点”各种买菜软件。“郑爷爷喜欢喝牛奶,老年人在这种特殊时期,一定要多喝牛奶增加抵抗力。”好不容易抢购到一箱鲜牛奶,顾蓉全都给了爷爷奶奶,自己一瓶也没留。
“有一次,我终于买到吴阿婆喜欢吃的香蕉,送到她手中的时候,看她高兴得像个孩子,我也特别开心。”顾蓉说,这些老人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能被他们需要,为他们做些事,她很幸福。
新民晚报记者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