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579161.html“鱼”,在广大吃货心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为其鲜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无论是采用清蒸、煲汤、焖煮、红烧、火锅、烧烤,都能绽放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江河大海孕育了数以万种的鱼类。在它们当中,不乏一些平时我们知之甚少的名贵物种,因为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稀有且高昂的价格,甚至有的已经绝迹,它们令人的神往的鲜美,往往只存在故事或传闻之中。
酸菜鱼,我所欲也。
一般的鱼,大抵几十块就能买上一条,稍微好一点的,不过几百也能让你大块朵硕。
但下面这三种鱼,便是动辄几千一斤的高昂价格。还有它们的稀有性和捕获的难度,即便是有钱也不是想吃就吃得到。因为食材太过于精贵,对烹饪技法也有极高的要求。
一、野生鲥鱼
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
鲥鱼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肉质鲜嫩,有鱼的美味,亦有肉的质感,丰腴肥美,细腻嫩滑,入口即化,鲜香逼人。
关于鲥鱼的做法,更是考究:用一层薄薄的猪网油或鸡油将稍微腌过的鲥鱼裹起来,再撒上葱白、姜丝和黄酒用旺火清蒸一下,这样蒸出来的鲥鱼,鲜汁饱满,用筷子在鱼身上轻轻一戳,就能见鱼汁如泉涌,考究一点的可以加入适量的米酒、糟卤和豉油王以及少量的鱼露调味。最主要的是,鲥鱼鲜美的味道主要来自它的鱼鳞,所以烹调鲥鱼一般是不去鳞的,如将鱼鳞刮去了,鱼肉的味道就会比普通的鱼都差。
鲥鱼的鲜美,不仅让文人雅士为之折服,连帝王将相也不免其心驰神往。
作家张爱玲曾说过自己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这其中一恨,竟然是为了一条小小的鱼,足见鲥鱼的魅力有多么大。
而皇帝偏爱鲥鱼,那就更不得了!
从长江到北京,跨越上千里。要吃到新鲜的鲥鱼,可太难了!但你可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按说对位高权重的皇帝而言,这都不是个事。但偏偏鲥鱼有一个致命缺点,出水即死,非常娇贵。古代有没有顺丰快递,如何是好?据史料记载,鲥鱼被捕捞之后,立即放入泼了猪油的冰块中,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送往皇城。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送到,时称“船头密网犹未下,官长已备驿马送”。
鲥鱼的价格
鲥鱼市场价格非常昂贵,一般养殖鲥鱼的市场价格大约~元一斤,长江野生鲥鱼的市场价格高达~元一斤,但从八十年代以后野生鲥鱼已经绝迹。野生鲥鱼的鲜美,已经真正意义上成了一种传说。
二、野生长江刀鱼
刀鱼和上面的鲥鱼一样,属于“长江三鲜”之一。不过它的名号更响——长江第一鲜。
刀鱼是洄游鱼类,春季时成群溯长江而上,是春季最早最好的时鲜鱼。不过这美味的地域性很强,仅有下起南通上至镇江的出产可称上品,离开这一流域,据说就会口味变差身价大跌。
清明前长江边,最宜食刀鱼。刀鱼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兼有微香。古称刀鱼为鮆鱼,有谚“宁去累死宅,不弃鮆鱼额”,意即宁失祖宅、不弃刀鱼头,极言其美味。
刀鱼味美,以清代美食家的实践性研究最为透彻。李渔说,食鲥鲟易腻,但刀鱼“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钱泳的《履园丛话》说刀鱼是“开春第一鲜美之肴,而腹中肠尤为美味”,懂吃刀鱼内脏才是“善食刀鱼者”,有识之士应当牢记。
刀鱼刺多易卡喉,袁枚的《随园食单》提供了两法:一是“用极快刀刮取鱼片,用钳抽去其刺”,二是“快刀将鱼背斜切之,使碎骨尽断,再下锅煎黄……临食时竟不知有骨”。
而姜文导演的电影《一步之遥》中,意大利名媛葛施里尼小姐最想吃到的“王婆刀鱼面”,所使用的正是长江刀鱼。
长江刀鱼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在渔港,每斤多元;在食肆,每斤多元。
不过从今年开始,长江开始实行了十年的禁渔令,禁止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意味着长江刀鱼全部禁捕。这“长江第一鲜”,只能在故事和传言中去感受了。
三、野生大黄鱼
电影《满汉全席》里的名菜“灌汤黄鱼”
看过电影《满汉全席》的小伙伴,应该对这个片段印象很深——厨师廖杰完美诠释了灌汤黄鱼的风采,硕大完整的大黄鱼在金黄的油中翻滚,鱼肚子里紧紧包裹的食材受热溶解,释放出无比的鲜美。用筷子轻轻戳破鱼肚,鱼肚中流出琼浆玉液般的汤汁,洁白如珍珠状的丸子和各类食材缓缓倾泻而出,灯光流彩之间犹如一幅绘制了中国式典雅精致菜肴的画卷缓缓展开,给予视觉上的极大冲击。
大黄鱼曾是中国海洋重要经济鱼种,历史上一度与小黄鱼、带鱼墨鱼等被列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年产量曾达20多万吨,按说这本该是人人都吃得起的美味,是什么导致大黄鱼今天极度稀缺什么绝迹呢?
上世纪50年代,福建有一种叫“敲罟”的作业方式传到温州,给大黄鱼造成巨大的灾难。罟,音古,本义是渔网的意思,这里是指一种打鱼方式。敲罟作业就是几十条船一起敲竹板,让石首鱼头骨中的两枚耳石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昏死,一网打尽,造成灭绝性捕,80年代野生大黄鱼就基本绝迹了。
关于大黄鱼,它对烹饪技法的要求也是特别的高。就拿灌汤黄鱼这道国宴级别的菜来说,最难的地方有三处:一是整条鱼脱骨,二是烹制鸡汤,三则是灌汤煎烧。三处地方中最关键的是在于藏了丰厚食材于腹中而不外漏一丝一毫,于是便要求去肠取骨而肚腹不破的技术。由于此菜制作难度很高,只有功力深厚的大厨师才能掌勺。原来电影里面处理灌汤黄鱼的技法,还真不是故弄玄虚的。
由于极度的稀缺,一条野生大黄鱼动辄几万元的价格也成了稀松平常的事。
最后小编只想说:此鱼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尝几回鲜!
-END-